首页

女王小刚全集

时间:2025-05-24 00:29:57 作者:“中印尼建交75周年主题借记卡”发布 支持双币结算 浏览量:38855

  中新网赣州11月27日电 (熊锦阳)1200多年前,部分中原人避乱南迁,溯赣江而上,来到赣南。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因地理位置优越,土壤肥沃,成为接纳南迁中原人的重要一站。

  在外为客,落赣为家。客家人在举族迁徙、砥砺前行的历程中,形成爱国爱家、耕读传家、崇文尚武、敬祖睦宗、吃苦耐劳、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,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,千百年来璀璨夺目,自成一派。

  11月27日,中新网记者走进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的江西客家博物院,探访国内外目前规模最大、功能最全的客家文化建筑群,沉浸式感受千年客家文化魅力。

图为江西客家博物院。 熊锦阳 摄

  江西客家博物院设立于2010年,是江西省首家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院,也是一座客家人寻根问祖的“精神家园”,被称为客家文化“大观园”。

  走进客家博物院,沿着广场向右,五根石雕艺术柱组成的南迁柱矗立眼前。从“衣冠南渡”到“筚路蓝缕”,从“留住根脉”到“裔播四海”,石柱以浮雕、沉雕、浅雕等方式记述了客家人历史上的五次大规模南迁历程,也解答了“客从哪里来?”“客往何处去?”

  “现在我们看到的照壁上的这个‘福’字,它由蝙蝠、鹿、仙鹤三种动物组成。蝙者,福也;鹿者,禄也;鹤者,寿也。福、禄、寿‘三星’高照是为‘福’,而‘田’乃万福之源,有田才有福。”在客家宗祠前庭,讲解员刘江艺向游客介绍客家人千年来对“福”的理解和追求。

讲解员正在向游客介绍客家历史。 熊锦阳 摄

  “茯苓切片三分白,朱砂碾粉一片鲜红,五爪佛手颠倒挂,小小葫芦巧玲珑……”在客家博物院的客家博物馆,一段国家非遗“东河戏”经典剧目《牡丹对药》精彩开演,悠扬婉转的唱腔赢得现场游客热烈掌声。

  东河戏发源于赣县区白鹭村,起源于明嘉靖年间的高腔“坐堂班”,因其形成赣州东面贡水流域,故称东河戏。表演语言以“赣州官话”为基础,穿插“客家方言”,朴实生动又富有民间生活气息。

江西客家博物院内演出的东河戏。 熊锦阳 摄

  寻根问祖、品阅非遗、聆听民谣……内容丰富的客家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到客家博物院游玩。今年5月,一场集体婚礼在江西客家博物院举办,23对新人倡导“婚事新办、喜事简办”,以客家习俗传承中式浪漫。据刘江艺介绍,客家人骨子里的勤劳节俭,与新时代倡导的“婚事简办”价值观不谋而合。“客家博物院会对那些零彩礼新人免费开放,让他们在这里以客家习俗举办中式婚礼。”

  “传承和发扬客家文化,要倡导新时代青少年文化自信,通过开展馆际交流、馆校合作、院企联盟等措施,实现客家文化进校园、进社区、进企业,激发他们的爱国爱家、爱岗敬业的斗志和热情。”江西客家博物院原副院长彭晓东表示,下一步,赣县区将打造一个“客家摇篮”江西客家族谱文化陈列馆,让世界客家人感受客家族谱的文化盛宴。(完)

【编辑:王超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各地暑期文旅活动丰富多彩

据介绍,广州海事部门专门为重点民生物资船舶开辟绿色通道,实施“优先进出港、优先靠离泊、优先装卸货、优先办查验”,并利用“单一窗口”系统办理业务,实现进出口岸查验手续“网上办”,最大程度做到“零待泊、零等候”,有效提高了重点船舶在港周转效率,保证船舶进港“零待时”。

昆仑万维正式发布首款AI流媒体音乐平台Melodio

纵观中华文明发展史,中华文明曾经历过多次文化冲击与交融。历史上,北方游牧民族多次进入中原建立政权,如北魏、金、元、清,他们在中原建立政权后,都“尊经术、崇儒雅”,融入并延续了中华文明。

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举办中资企业领事知识讲座

  [环球网综合报道]据长江商报报道,近日,良品计划公布的2020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,截至2019年5月31日的3个月内,良品计划销售额同比增长5%至1123亿日元(约合71亿元),净利润则同比大跌31%至65亿日元(约合4亿元)。这是中国市场同店销售首次出现下跌。

厦门踩线团抵达金门展开旅游交流 台舆论乐见两岸加强交往

沈竹林说,国家数据局将立足当前数据市场发展阶段,以明晰规则、补齐短板为重点,尽快建立完善数据产权制度,配套出台数据产权登记、质量管理、责任界定、合规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规则,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。此外,支持上海等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区块链、数据空间等技术路线试验探索,为数据安全、合规、有序流通利用提供保障。

四是推动干部作风与营商环境“双促进”。天河区坚决贯彻实施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,牢牢把握“进”的方向、激发“干”的斗志,推动全区上下思想大解放、能力大提升、作风大转变、工作大落实,打造企业可感可知可及、满意度高的一流营商环境,让高质量发展的市场活力更加充沛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